近期,有非法機構或個人利用網絡、電話、社交媒體等渠道,冒用知名私募機構或資深私募基金經理名義,以拼單申購私募基金、下載注冊虛假交易APP等方式騙取投資者資金,還有不法分子以“代理維權”為名詐騙投資者,需要廣大投資者提高警惕,謹防被騙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一是以拼單代為申購所謂“緊俏熱銷”私募基金產品、提供“一對一精準”薦股服務收取指導費等事項為由,誘導投資者轉款,騙取投資者資金;
二是誘騙投資者下載注冊虛假交易APP或開設虛假的境外證券公司賬戶,要求投資者轉入資金進行“交易”,但投資者申請取出個人資金時,須先繳納相關保證金,投資者配合繳款后發現賬戶已被刪除并被強制移出群聊。
三是開展非法“代理維權”活動,不法分子以“解決私募投資糾紛”“幫助投資者拿回本金利息”為名義開辦業務或發布廣告,在收取高額代理費用后失聯。
在此提醒廣大投資者增強防范意識,謹慎識別冒用私募機構名義的各類詐騙活動:
一是遵守合格投資者要求。根據《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》的規定,私募基金合格投資者投資于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于100萬元,且應符合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等要求。任何“拼單”“湊單”、無需履行合格投資者評估程序、低于100萬元投資門檻的私募基金投資行為均為違法違規行為。
二是增強個人風險防范意識。投資者應自覺抵制“高收益無風險”“快速致富”“穩賺不賠”等噱頭誘惑,保持頭腦冷靜,不受高收益誘惑而沖動投資,遠離非法證券期貨,拒絕“偽私募”非法集資活動。不輕信互聯網信息或陌生人電話,不向來路不明的賬戶轉賬匯款。投資私募基金產生糾紛或權益收到損害,要按照法律法規和基金合同約定,通過調解、仲裁、訴訟等法律途徑解決。
三是謹慎核實私募機構信息。投資者在進行私募基金投資之前,可通過登陸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方網站(www.amac.org.cn)“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信息”欄目查詢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備案的私募基金產品的基本情況;或通過主動與私募基金管理人聯系確認產品銷售的真實性,保護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。
投資者如遇詐騙或發現涉嫌詐騙、非法集資等犯罪線索的,請收集保存證據,并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。私募機構如發現不法分子冒用、盜用自身名義行為,也可通過公司官網、公眾號等平臺予以公告和聲明,并及時收集保存相關證據,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。
(來源: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陜西監管局)